4月1日,2025年全市民政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会议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国、全省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24年工作,安排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亚江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民政工作职能调整后立足新起点、整装再出发的开局之年,面对结构性和周期性矛盾叠加、长期性和短期性问题交织的复杂严峻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民政部门紧紧围绕中心大局,主动担当作为,扎实履职尽责,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民政事业发展更有基础。强化党建引领。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把推进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学习中提升党性修养,在体悟中强化纪律意识。完善制度体系。出台《太原市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太原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体系。出台《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审核确认办法》《特困人员认定办法》《支出型贫困家庭审核认定办法》等,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健全。二是基本民生保障更有力度。全市低保对象23585户、32826人,累计支出城乡低保金2.62亿元;开展临时救助3452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535万元;全市特困人员共3440人、支出供养资金4927.2万元;实施救助流浪乞讨人员5265人次,帮助157人寻亲成功,安全护送返乡282次。全年累计发放集中供养孤儿、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养育金2110.9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47917人次、1212.9068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525429人次、5476.9319万元。持续实施“爱心奶工程”,全年发放232907箱/人次,支出2305.7万元。三是基本社会服务更有温度。养老服务需求有效满足。发放高龄津贴129055人、14905.644万元;完成848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和7个省级城镇社区养老工程、7个农村区域养老服务中心、87个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2个社区食堂示范店建设。积极发展银发经济,强力推进泰康太原旗舰康养社区项目、森栖小镇项目建设,文旅康养产业加速发展。殡葬改革蹄疾步稳。继续免除城乡居民基本殡葬服务费,累计发放惠民资金1371.55万元,惠及13105人次;办理节地生态安葬64例,发放奖补资金7.6万元;持续开展街头禁烧活动,群众不文明祭扫现象得到明显遏制。专项整治成效显著。高效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及“听民意办实事”工作。社会救助领域发现问题55个,殡葬领域方面发现问题7个,全部整改完成,主动取消和调整殡仪服务收费项目17项,累计减免17项收费70.47万元;下架超过5000元的骨灰盒,切实减轻治丧群众负担。开展公墓非法扩建专项整治、整治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行动,全力助推殡葬行业回归公益属性。针对养老政策落实情况专项审计、殡葬领域重点事项专项审计发现问题,积极整改落实。四是基层社会治理更有活力。福利事业持续向好。福彩销售总额近8.6亿元,位列全省第一,销售额占全省销售总额的四分之一,共筹集公益金2.57亿元,为社会慈善和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儿童福利院、康宁医院新院正式启用,民政重点工程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社会治理成果丰硕。加强社会组织监管,开展市级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年检率达80%,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12家;开展“黄牛”“黑中介”等专项整治,开展行业协会商会自查自纠,惠及企业1677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推进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区划地名管理不断规范。命名道路135条,设置地名标志402个;完成1条市级、4条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联检任务。
会议强调,2024年,国务院召开了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全市民政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科学态度、求是精神走好民政事业发展新路。一要把握民政工作的政治性,筑牢民政事业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二要把握民政工作的人民性,让群众在优质均衡的民政服务中更感温暖。三要把握民政工作的全局性,积极融入大局推动社会协同发展。四要把握民政工作的政策性,夯实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基石。
会议指出,2025年全市民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民政厅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四个体系”和“两个着力”,细化工作举措,强化民政服务,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高标准谋划“十五五”良好开局,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太原新篇章贡献民政力量。
会议强调,2025年要重点做好6方面的工作。一要聚力攻坚强落实,民政重点工作提质效。聚焦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全力推进全省最大的社会康养中心建成投用,新增养老床位2000张;新建改造4个社区养老幸福工程、3个区域养老服务中心、7个标准化社区食堂;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按照上年度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确定2025年城乡低保标准,同步提高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深入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完善现有0.7万余名困境儿童和7.2万余名流动儿童关爱保护和保障机制,加强流动儿童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保障儿童合法权益;加快明德专门学校建设;严格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不断改善残疾人生活水平;积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加快推进永安殡仪馆守灵告别楼(殡仪中心改扩建)、杏花岭区老年福利院、古交市古东新城养老服务中心、老年社会福利院新建项目、孤残儿童特殊教育学校操场等5个重点项目建设。二要精准施策兜底线,构建救助体系新格局。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全面推行低收入人口“一次申请、分类审核认定”工作,落实各项低收入人口救助政策,最大限度做到便民惠民。推进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与农村防止返贫帮扶政策衔接并轨,健全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机制。持续做好五类特困群体“爱心奶”发放工作。探索创新救助管理工作机制。按照全面深化社会救助政策相关要求,积极探索临时救助“一次审批、分阶段救助”方式,阶段性保障临时遇困家庭基本生活,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强流浪救助管理,持续推进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探索区域一体化救助管理新模式。三要城乡养老优服务,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健全完善养老服务。持续加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养老服务质量安全监管,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协同机制,推动养老服务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深入开展“银龄行动”,大力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引导老年人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切实强化“老有所依”的资金保障,夯实“老有所养”的服务保障,完善“老有所为”的制度保障。深入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开展“敬老月”系列活动和“智慧助老”行动,加强老龄法治建设,严厉打击各种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四要民生事务深改革,擦亮专项服务金招牌。深化殡葬领域改革。夯实殡葬基础设施,规范县乡村殡葬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完成永安殡仪馆升级改造,启动运营阳曲县殡仪馆;健全完善殡葬管理服务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提升殡葬基本服务保障能力;持续开展殡葬领域专项行动,健全殡葬管理机制,强化殡葬队伍作风建设,发挥殡葬公益属性,营造太原殡葬良好形象;认真落实殡葬惠民政策,进一步优化殡葬收费项目,严格规范殡葬服务和经营行为,努力降低群众殡葬负担;积极推动殡葬领域移风易俗,引领文明生态殡葬新风尚。加强婚姻管理工作。全面实现婚姻登记全省通办,继续推进晋源区、阳曲县全省婚俗改革试点工作,大力倡导婚事新办、文明节俭的新风尚。五要慈善协同促发展,织密行善扬善暖心网。完善慈善工作体制机制。做好“中华慈善日”等宣传工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慈善帮扶,建立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机制,匹配救助需求与供给。规范慈善组织善款使用管理,加强监管,完善信息公开,推进依法治善。推动福彩事业发展。持续培育新的销量增长点,赋能福彩公益金筹集工作,推动专营网点星级管理与兼营渠道规范运营,增加100个驿站点,丰富服务内容,提升运维水平。六要多元共治提效能,激活社会治理新动能。加强社会组织管理。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引导动员社会组织在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公益慈善、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加强社会组织日常监管和执法监督,构建多部门协同、依法监管的综合管理体制;持续配合相关部门打击非法社会组织,防范化解社会组织领域重大风险。做好区划地名工作。加强地名文化保护和推进乡村著名行动;继续做好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和平安边界创建工作,完成太原晋中市界和小店迎泽线等4条县界联检工作。
会议要求,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要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实践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锤炼过硬本领,努力以新担当新作为展现新气象新成效。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加强作风建设。二是推动民政工作专业化发展。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政策研究;加强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三是强化高质量发展标准要求。奋勇争先、全力冲刺;改革创新、塑造典型;严守底线、防范风险;不断推动全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太原篇章作出新的贡献!
晋公网安备 14010902000490号